姜炳南(1925-1997),山东威海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姜炳南先生锐意进取的胆魄、献身科学的精神、唯实求真的作风、精育后辈的情怀,正是我们老一辈科学家高尚品德和科研素养的缩影。这些就是科学家的精髓、灵魂和人格风采,我们必须传承
1953年夏秋之交,姜中宏大学毕业,来到长春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前身),后又根据科研工作需要于1964年调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至今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了将近七十年。姜中宏用一个多甲子岁月的努力与执着坚守,最终收获了成功。他的人生经历也间接地告诉人们,只要坚持,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任务中就有一个项目"高精度陀螺测试伺服转台",由自动化所和长春光机所承担研制任务。 我们承担电气控制系统的研制任务。这项任务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有:低转速(1转/10天~1转/天)的精密检测;低转速的平稳运转;机械传动间隙以及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干扰力矩的影响。 我在这项任务中负责制订总体方案,并提出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
观测研究,共有十余项专利,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2019年,在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及光电研究院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了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基本形成空天信息领域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布局的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在中国科技今日崛起之时为中科院赢得再创辉煌的珣丽前景。 人生能有几回搏?在我48年的电子所工作生涯里,经历并见证了几代电子所人心系祖国、拼搏奋进的事迹。
每次牵引后,他立即伏案工作,指尖流利地敲打着键盘,身旁是一摞文献资料。我每次去看望他,给他捎去报刊和信函,都看见他在那样专注地工作。他的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影响着我,对我之后的人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张存浩先生诚恳待人,诲人不倦的品质高山仰止
两位著名声学家应先生和许先生先后从美国学成回国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是我的科学引路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科研事业的奉献精神;工作中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而又注重育人的无私品质,都为我们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张德俊 1958年11月2日,一列由郑州驶向北京的火车上,一群年轻人的心随着车轮的声而跳跃激荡,他们憧憬着未来的时光。我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
中国这艘巨轮正载着中国人的中国梦,乘风破浪驶向美好的未来!祖国的快速发展触动我对自己科研工作生涯的绵绵回忆…… 超级计算机系统靠的就是那颗全部由我国自己制造的"中国芯"。它把260个运算核心集成在25平方厘米,这需要多少晶体管构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才能完成啊?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需要极精密的微米和纳米级的半导体专业设备,要集光机电一体化的高精尖技术。
2010年,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林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阳含熙先生以93岁的高寿溘然长逝。虽历多年,阳先生慈祥的笑容、略带江西口音的话语、生态保护的贡献仍然在人们的记忆中…… 2010年,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林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阳含熙先生以93岁的高寿溘然长逝。虽历多年,阳先生慈祥的笑容、略带江西口音的话语不时在我脑海中浮现…… 我第一次见到阳先生是在1978年。
自己在科研上获得了很大的成绩,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半导体专门人才。他虽已于2005年7月6日与世长辞,但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对教育的无私奉献,对党对祖国的伟大情怀,辉耀寰宇,光彩照人。 物穷其理 宏微交替 ——记物理学家黄昆院士 赵泉沐 中科院半导体所主楼前绿草茵茵,鲜花簇簇,松柏常青,绿草鲜花松柏映衬着一尊庄严的铜像。铜像中老人凝眸沉思,目光深邃,道出"物穷其理宏微交替"这一科学的真理。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这消息一经发布,全国人民群情振奋,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我们更是激动,因为这其中也有我们测绘人的一点贡献。 测绘人对东方红卫星升空的一点贡献 蒋福珍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这消息一经发布,全国人民群情振奋,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代号为"651"任务。 从"581"到"651" ——中科院十年卫星创业摘记 吴智诚 1958年10月,我被调至"581"组办公室,负责计划科工作,由此开始从事基层的科研计划管理和协调工作。在中科院早期卫星工作中,我参与过一些活动,现仅就所见所闻写点往事摘记,也算是一点历史见证。
举全国之力搞“两弹一星” 我最大的感受是,只要我们党和国家下决心要搞某一件事,就一定能办成。"两弹一星"是一种倾举国之力,全力以赴所做成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