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启先生出生于福州市朱紫坊陈氏望族,但他命运多舛,通过70年的努力拼搏,他成为了著名的兰科植物分类学的专家、权威。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年轻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愿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致敬科学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将老一代科学家的高尚品格和治学风范传承下去,把老一辈科学家开创的科学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地理所迁址北京后,在中科院党组统一领导下,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开展了若干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流域规划、水利建设、农业建设、林业发展、铁路选线、城市规划等方面为我国经济建设、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科学考察研究的科技人才。
1977年8月,大型光电经纬仪的项目总体负责人张振轩带领一批科技人员,勇于创新、团结攻关、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经过长达17年的778研制与小批量试制的历程,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背景下完成了研制任务。
张寒虹同志身体力行了“科大人”崇尚科学、献身科学、不图名利、顽强拼搏的精神,无怨无悔。
1956年韦文德大学毕业时被分配到长春光机所工作,1957年送苏联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电机研究所进修2年,于1959年底从苏联回国,被分配到电工所二部第八研究室工作,并负责组建军用微电机组。在30多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1993年退而不休,继续返聘开展科研工作,直至81岁才彻底退休。这忘我的精神状态值得年轻的科学家学习继承、发扬光大。
我国首台高速相机诞生记 龚祖同院士(1904-1986)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首任所长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首任专家副院长(兼)
从零起步到如今中国高能物理在世界上已牢牢占有一席之地;从对撞机到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再到国家散裂中子源的建造成功,这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是科学精神传承的力量。 从高能物理发展的一个侧面,可以窥测到中科院发展的脉络。70年前中科院诞生到如今取得的辉煌,也是一代一代人传承发展的结果。这种传承的力量是中科院由弱到强、不断壮大的源泉,也是这种力量预示了中科院更加辉煌的未来。
从70年代开始,一大批湿地考察科研人员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沼泽与沼泽化荒地、吉林省东部泥炭资源、青藏高原沼泽湿地资源进行考察研究,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一大批宝贵的一手数据,为我国的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作出了很大贡献。
他带领一批中青生态学者,学习国际生态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概念和新观点,并亲自撰写《边际效应与边际生态学》,主编《现代生态学透视》,下大力气追赶国际生态学先进水平。他就是1950年,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毅然回归祖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最终为之献身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生态学的奠基人马世骏先生。
张宝堃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但张先生为我国四季划分和气候区划以及领导我国联合资料中心所做的贡献仍然历历在目,铭刻于心。 张宝堃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但张先生为我国四季划分和气候区划以及领导我国联合资料中心所做的贡献仍然历历在目
姜炳南(1925-1997),山东威海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姜炳南先生锐意进取的胆魄、献身科学的精神、唯实求真的作风、精育后辈的情怀,正是我们老一辈科学家高尚品德和科研素养的缩影。这些就是科学家的精髓、灵魂和人格风采,我们必须传承
1953年夏秋之交,姜中宏大学毕业,来到长春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前身),后又根据科研工作需要于1964年调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至今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了将近七十年。姜中宏用一个多甲子岁月的努力与执着坚守,最终收获了成功。他的人生经历也间接地告诉人们,只要坚持,就有可能获得成功。